播客小记01-新世相对谈许倬云
播客链接: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88c6e7b8e06fe8de7cbe542
不久之前从不同的朋友口中听闻了许倬云先生去世的消息,心中感叹,但实际上我自己对于这样一位人物的生平并不特别熟悉,直到今天上午有朋友转发了一期新世相对谈许倬云先生的播客,标题是“对谈许倬云:年轻的朋友们,不要放弃寻找生死之交”,仿佛有一个引子,我很想知道这样一位经历了那样多事的人会对友谊、交情有着怎样的评价,于是,我点开了这样的一期播客。
这期播客时长非常短,或许可以排为我所听过的播客节目中时长最短的几期,不过这也让因为个人过分焦躁而无法静下心来倾听播客的我能够更加简单地沉浸其中。而即使是这样短的一期播客,其中可能也包含着许多的议题,因此我就捡着我最具感触与想表达的部分表达吧!
“不要一个人发闷气,不要喝闷酒,大家互相交流,互相担起别人的包袱,几个人一起担包袱,即使一起流泪,泪水是可以擦干的。” 当听到这句话的瞬间,我似乎被一种温暖而厚实的力量包围,对,“泪水是可以擦干的”。我总觉得人生成长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痛苦,我们总是会流泪的,但泪水是可以擦干的,成长过程中拥有着相同经历的朋友对我而言十分重要,我能够想起一些朋友,我时常担心他们是否困顿,是否犹豫,是否彷徨,是否流泪,我希望我的朋友们能够一切顺遂,但我想,如果世界并不像期待地那样波动,我也希望能够替他们拭去泪水。
今天凌晨,有朋友在群里转发了一个观看流星的直播,画面来自位于宁夏的天文台,由于过几天我和另外一位朋友将前往宁夏,因此我还是感兴趣地点击了观看。直播的音乐十分舒缓,过不一会儿,可能两分钟,画面中央划过一道十分耀眼又亮丽的流星,惊讶之余,我学着其他人也在心中默默许愿,但是不能公开,毕竟愿望说出来就不灵了。又过了一分钟,天空中又划过一颗流星,这一次我没有许愿,但是我想,我的朋友们一定不会在凌晨看流星,于是我想要记录下来给大家看,点开了录屏。不知道流星是不是听见了我的心声,过去半小时也始终不出现,我思考着是否有些事情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终于,两颗小小的星划过夜空,我开心地将流星出现的片段根据直播间原本音乐的分隔切割后发送给朋友们。“这是一个如此普通的夜晚,我想你没有在看流星,没关系!我已经记录下来了,我们一起看吧!你可以许愿!”——这就是我所做一切的幼稚理由。
我是一个有些理想主义的人,我认为朋友就是我们共同回忆的载体,我总觉得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没有必然的意义,但生活其中所经历与感受的万事万物就是意义本身,因此记忆便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部分。
在去年年末同朋友们在具象的谈话中,我说,友谊,爱情,亲情,一切与感情相关的事物都不适宜偏好从零到一的姿态。有些时光与阶段就是一去不返的,正如人不会两次踏入相同的河流,无论朋友,伴侣,家人,他们的身上都或多或少承载着属于你的一部分,一切都在不断地累积,时间就是推动累积的最大动力,世界在不断熵增,而或许“我们”可以抵抗熵增。
但也和不同朋友交流得到不同的意见,此处仅做个人理解上的转述,总觉得可能存在偏差,但偏差之后的观点也属于一种可供交流的观点。这一观点或许是友谊是阶段性的,不会离开的人终究不会离去,而逝去的东西总会以另一种形式归来,个体经验上,初中的朋友或许高中便不再联系,但又出现了高中的另外一批要好的朋友,似乎一切形成了一个cycle,一切便应当顺其自然。
对于这样的观点,我的态度也是接纳并且尊重,求同存异地说,对于大部分关系我都是这样看待的。然而,总有一些人他们不在这样的规则体系下,换言之,这样很少的一部分人拥有在我世界中的特权。对于我希望持续的一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那种磁场的交汇,纽带,我都不觉得应该顺其自然,我要注意到他们,并为“我们”付出时间与精力,虽说在不“顺其自然”地认真过后一切后续的发展都“顺其自然”,因为我们无法控制除了自己以外的另外任何一个人的想法或反应,但我并不认为逝去的东西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归来,逝去便是逝去,认为逝去的东西终将归来或许会让人在可以挽回的时候任其离去,命运的馈赠下,我们或许会得到一些新的东西,但那并不是我们逝去的东西,这是我的浅薄的看法,但我仍然接纳并尊重一切有着与我不同声音的朋友,并且我乐于与大家交流,这告诉我,我并不活在回音室中。
说起来发布这个内容的契机似乎十分简单,我或许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我发觉某些属于朋友的共同回忆的载体有些许变化,我想我应当接受一切世界带来的波动与熵增,每个人都在过着自己的人生,自由选择的权利于我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它当然属于我所在意的所有人。